【台灣新闻】Google在雲林設第三資料中心 不只是看上台灣「便宜電」

Google。(图/經濟日報)

【台灣新闻】最近雲林縣政府宣布Google透過代理機構,買下雲林斗六地區的6萬坪土地,預計再蓋新的資料中心。Google雖低調不評論此事,但幾乎可確定Google第三座資料中心即將落腳台灣,台灣也是亞洲地區最多Google資料中心的所在地。(延伸閱讀:Google在台第3座資料中心傳落腳雲林 公司不評論)

Google看中台灣的原因,過去大家普遍認為是「便宜水電」,不過Google已開始採購比一般電力更貴的綠能,顯然「便宜電」這個論點有點站不住腳。反而是Google買地、將蓋第三座資料中心,與台灣之間的關係,已經至少存在三大「互利」關係。

第一優點是人力在地化與國際化。Google彰化資料中心已經在台灣徵募兩次實習生,也有不少實習生已經被留任成為正式員工。

去年Google亞太區資料中心硬體維運總經理Randy First表示,在台灣找人「中彰投本地人才最佳」,因為能與當地社區良好互動,也讓當地年輕人留在家鄉。在彰化資料中心,確實有主管因為可以「回家」,從其他大企業轉到Google發展,台灣中南部大學的學生也有機會被大企業「看見」。

不過,即使是在中部招募人力,Google對人才要求並未降低,台灣的資訊人才要具備技術技能,甚至也要磨練英文。許多台灣工程師都覺得會程式語言比外語重要,不過國際大企業要求的是全能人才,對台灣人才來說,是一個需要重視的觀點。

第二是政治與地點優勢。雖然Google避談政治,但從中共實施國安法以來,香港地區的科技大咖紛紛外移,將原本的資料中心遷移到其他國家。

雖然Google剛公布第二資料中心的計畫,甚至還沒開始營運,相較於香港當地的法令與美中貿易戰的政經壓力,台灣確實是適合Google或其他科技業者外移的地點;從資料中心就近服務客戶的角度來看,台灣在亞洲的地理位置實際的證明這一點。

政治因素即使不被提及,仍是讓台灣成為被青睞地點的原因之一。隨美中貿易戰升溫為地緣的政治戰和數位戰,台灣也「被證明」為更適合的核心地點。

Google、Facebook及中國網路業者合資興建的「太平洋光纜網路」(PLCN)連接美國與亞洲,但今年4月美國僅同意Google啟動美國資料中心到台灣、菲律賓段海纜,不同意海纜連接到香港,就是一例。

第三則是台灣再生能源優勢與政策檢討。彰化縣政府積極促銷彰濱工業區,原本可能「養蚊子」的工業區,現在成為Google兵家重鎮。

但Google去年初宣布買綠電,卻越過了同樣也有太陽光電的雲林縣,拉了一百公里去台南買綠電。Google捨近的雲林而去了遠的台南,第二資料中心更直接落腳台南,顯見Google對綠電的重視。

雲林縣政府號稱太陽光電發電量是全國第一,應該努力想想在政策上與業者的多方合作,一旦Google資料中心定案後,怎樣連電的生意都一起做。否則當地仍有大批廢棄土地無法使用,難吸引人力回流,萬一Google買的還是外海風電,對當地的經濟也難有更多的幫助。

Google資料中心從被視為「吃電怪獸」,到現在成為台灣科技發展的亮點之一,不得不承認,在你我長時間追劇、大量運用各種雲端服務,甚至5G號稱低延遲的時代,沒有高速資料中心輔助,沒法好好獲得更好的網路服務。某種程度來說,資料中心也許就像基地台,未必是大家喜歡的設備,但卻是必要的設施。

来源:經濟日報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