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两岸新闻】1個半月5次洪水來襲 大陸宣告:三峽大壩挺住了

圖為8月25日空拍的三峽船閘。三峽船閘在歷經174個小時停航度汛後,於當天重新恢復運行。新華社

【两岸新闻】今年入汛後,長江流域降雨頻繁,防汛形勢嚴峻,有關三峽大壩變形、即將潰堤的流言也因此甚囂塵上。人民日報海外版9日以將近全版報導宣告,從7月2日至8月17日,歷經五次洪水來襲後,目前大壩各項運行指標良好。

大陸水利部9月2日宣布,長江幹流及洞庭湖、鄱陽湖水位都已全面退至警戒以下。在此之前,三峽大壩曾於一個半月內面臨五波洪水來襲,其中8月17日今年第5號洪水每秒流量高達7.5萬立方公尺,更是三峽大壩2003年建成後所遭遇的最大洪峰。

每秒流量7.5萬立方公尺是什麽概念?報導稱,這樣的流量約3分鐘就能灌滿一個西湖,約16個小時灌滿一個太湖。1998年長江特大水患時,最大洪峰流量為每秒6.33萬立方公尺,也只是今年第5號洪水洪峰的八成。

三峽集團流域樞紐運行管理中心高級工程師高玉磊說,「如果沒有三峽工程,中下游防洪壓力和緊張局面難以想象。」

人民日報指出,如果沒有以三峽為中心的上游水庫群攔洪錯峰,位於下游湖北省的荊江分洪區就必須啟用,分洪區內60萬人口必須轉移,49.3萬畝耕地以及10餘萬畝水產養殖面積將被淹沒。

報導稱,三峽水庫雖大,但與長江水量相比,其總庫容僅占三峽壩址處年徑流量的8.7%,因此只能對水庫上游的長江來水在季節之間進行調節,屬於「季調節水庫」。

對於三峽大壩安全問題,三峽集團流域樞紐運行管理中心監測中心高級工程師耿峻說,「從我們對大壩穩定性、應力應變等關鍵指標的監測結果來看,監測數值均在設計允許範圍之內。」

耿峻指出,「可以得出結論:今年入汛以來,三峽水利樞紐水工建築物及泄洪設施等均處於正常運行狀態,大壩各項運行指標良好。」

三峽集團副總經理范夏夏也表示,「實踐表明,三峽樞紐工程經受住了建庫以來最嚴峻的洪水考驗」,「三峽大壩當前各方面性態均優於預期和設計標準」。

但報導也強調,不能給三峽工程貼上「全能」標簽。三峽集團董事長雷鳴山說,「三峽工程是長江防洪體系中的關鍵性骨幹工程,但不是全部。對長江流域來講,在各個河段、支流水系都應該做好防洪治理工程。長江防洪問題的複雜性決定了長江防洪治理的艱巨性和長期性。」

来源:聯合報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