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兩岸新聞】廈門台企 超過六成復工復產

福建省漳平市台品櫻花茶園內,工人正忙著施肥。被譽為「大陸的阿里山」的漳平台灣農民創業園裡的台企陸續復工復產。 中新社

【兩岸新聞】廈門台商協會會長吳家瑩19日受訪時說,在大陸政府及有關部門推出政策的助力下,廈門有六成以上台資企業已復工復產。

新華社報導,吳家瑩指出,為幫助台企減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、盡快復工復產,大陸政府推出了多個政策,精準施策精心幫扶,加快兌現各項援企穩崗措施。他特別提及福建省設立的20億元人民幣台資企業應對疫情專項貸款,認為這一政策可有效緩解台企對資金流的需求。

已於2月10日開工的台企來明工業(廈門)有限公司,有來自大陸22個省市的900多名員工,如今已到崗六成,企業生產正有序恢復中。董事長吳進忠表示,除了既有的眼鏡生產線,他們還申請取得醫療用品生產資格,投入護目鏡的生產製造,將逐步擴大產能,供給各大醫院使用。

位於廈門海滄的台企大城鋼結構(廈門)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志功說,公司有近九成員工返崗上班。「上周台商朋友都是愁眉苦臉的,這周的情況就變好很多,許多台資企業通過調配,運轉正在恢復。」

此外,廣州市台辦18日編印「在穗台資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復工復產有關政策問答」,從綜合服務保障、減稅降費、企業用工和權益保障三個方面梳理有關政策措施,幫助台資企業掌握政策,確保疫情防控和企業經營「兩手抓、兩不誤」。

綜合服務保障方面,包括廣州銀行、廣州農商銀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積極對接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,2020年計畫新增中小微企業貸款570億元(人民幣,下同),並全面下調新投放中小微企業貸款利率,比去年同期利率整體下調幅度不低於10%。

減費降稅方面,包括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、餐飲、住宿、旅遊行業企業給予政策支持,對其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,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;對受疫情影響,納稅人未能及時履行納稅義務的,不影響其信用評價。企業用工和權益保障方面,包括穩定企業職工隊伍、保障職工工資報酬權益等規定。

來源:聯合報
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