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資料圖)
【兩岸新聞】以「共建活力灣區,攜手開放創新」為主題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17日在深圳落幕。來自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3300多家展商參展,展示高新技術項目1萬餘項,開展500餘次項目配對洽談,國際科技經濟合作水平進一步深入,開放合作讓世界創新動能更澎湃。
新華社報導,工業級無人機、機器視覺、5G+8K智能安防、超快激光、區塊鏈、智能感知識別一體化指紋AI芯片……本屆高交會上,海內外參展展商帶來了一大批高精尖產品和技術。據統計,共有2077項新產品和701項新技術首次亮相,比去年增加400多項。
外國展商參展熱情不減。阿根廷、澳大利亞、奧地利、巴林、日本、韓國、美國、歐盟等44個國家和國際組織、68個境外團組參展,參展國家數和境外團組數創歷史新高。
大會開展了採購商洽談會、項目融資培訓、項目融資路演等在內的一系列交易促進活動,會期共進行了500餘次項目配對洽談活動,為項目方和資金方提供快速對接的平台。
本屆高交會專設粵港澳大灣區展示區,匯聚香港、澳門、廣州、深圳等大灣區各城市創新資源,展現區域協同發展新機遇。
期間還舉辦了「共建活力灣區,攜手開放創新」城市論壇、「活力灣區與科技創新」主題論壇等相關論壇活動,粵港澳大灣區展團展商、國際灣區代表、海內外學術專家、相關政策研究專家等人員出席併發表了演講,共同交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果,助力構建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。
據統計,高交會期間,有來自全球108個國家和地區的57.6萬人次觀眾參觀了大會,平均每個展位每天接待246位專業觀眾。
來源:聯合報




